在中国每年都有跳槽季,《2014年秋季白领跳槽指数调研报告》显示,受经济大环境依然趋冷、业绩待遇下滑等因素影响,眼下出现企业白领跳槽小高峰。记者近日采访我市一些人力资源公司和猎头公司发现,年末职场“跳槽”正忙的除了职场中坚力量的“80后”外,部分“职场新鲜人”的“90后”也同样不安分,而跳槽的原因多是对上升速度不满以及对薪酬不满。
记者在黄河路一家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碰到了正在重新寻找工作的李先生,今年26岁的他目前正在一家企业从事销售工作。“在这家公司我干3年多了。前些天领导找我谈话,说由于公司效益不太好,明年薪水只能象征性地涨200元。”李先生说自己对此并不满意,希望能通过一次跳槽取得“合理”的薪酬。该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9月份以来,有跳槽意愿的白领人群就多了起来,其中大多是“骑驴找马”的“稳健派”,以“80后”居多。“他们大多是对目前的晋升速度不满,或者认为自身职位、薪酬的上升空间狭窄。”他说。
一家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的经理王先生表示,事实上,这些年职场新人对企业及岗位的忠诚度一直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另外,现在,越来越多地出现因工作压力过大、对工作环境不满等跳槽的情况,这也体现了一些现代人职场价值观的变化。”他介绍道。
这么跳槽真的好吗?基于京津冀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中部经济圈四个经济发展圈的职场人士调研,发布了有关中国公司人的跳槽情况,结论就是,中国人太爱跳槽了。
中国人比美国人爱跳槽:34 个月 vs 56 个月
中国人越来越放荡不羁爱自由,即使不跟疯狂工作的日本人相比,只跟看起来轻松愉快的美国人相比,都心思活络许多。调查的两国职场人士平均在职时间来看,中国职场人士坚守同一个岗位的时间仅为 34 个月。但相比之下,美国人则会在同一岗位待上 56 个月。两国人对同一岗位的稳定时间有近两年的差距。
商业服务:中国职场人士最想待待就走的行业
商业服务类行业也就是传说中多金却易死的行业,报告显示,包括律所、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在内的商业服务行业是中国职场人士在职时间最短的行业,仅为 29 个月。但在美国,商业服务这类高压力和高收益并存的行业却有 51 个月的平均在职时间,比中国多了接近两年时间。
在美国,流动性最大的行业是互联网,美国人平均只会待上 45 个月就跳槽,但相比之下,中国职场人士在互联网的 31 个月平均在职时间也比美国短了 1 年半。
即使比较平均在职时间最久的行业 —— 工业生产制造,中国的 39 个月平均在职时间也几乎相当于美国 71 个月的平均在职时间的一半。
工作强度:中国职场人士最看重的指标
中国职场人士离开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工作太累,通常工作强度通常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指标,但互联网工作和商业服务业工作的高强度工作和长时间加班却是导致行业流动性变大的主要原因。基于此,也比较好理解每个人都有一个从乙方到甲方工作的梦想,期望告别那种“随时给你一个任务,给你规定的时间,不强迫你加班,却能让你自觉加班”的可怕生活。
高跳槽率的原因其实还是那几个
根据报告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职场的高跳槽率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 需要人才是每个企业的永恒话题
2. 没时间培养内部员工,还是挖人来得方便
3. 招聘就像相亲,一见钟情以后还要相处才能暴露彼此
卓博人才网综合,转载请说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