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用户问:简历表上一目了然的让你钦佩、惊讶、励志的那一类优秀人才的简历,欢迎提供样本或者范本,注意保守隐私遮蔽掉相关人名和具体信息题主本来是想看牛人的简历,不涉政治,就举听说的和亲眼看到的简历。
答:
网友赵凯 :罗永浩给俞敏洪的求职信
俞校长您好:
我先对照一下新东方最新的招聘要求:
1.有很强的英语水平,英语发音标准
英语水平还好,发音非常标准,我得承认比王强老师的发音差一点。很多发音恐怖的人(宋昊、陈圣元之流)也可以是新东方的品牌教师,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要求这一条,尽管我没这方面的问题。
2.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英语专业者优先
真不喜欢这么势利的条件,这本来应该是实力、马力之流的学校的要求。
3.有过考TOEFL、GRE的经验
GRE考过两次。
4.有教学经验者,尤其是教过以上科目者优先
教过后来被国家明令禁止的传销课,半年。
5.口齿伶俐,中文表达能力强,普通话标准
岂止伶俐,简直凌厉,普通话十分标准,除了对卷舌音不太在意(如果在意,平舌音也会发错,所以两害相衡取其轻)。
6.具备较强的幽默感,上课能生动活泼
我会让他们开心。
7.具备较强的人生和科学知识,上课能旁征博引
除了陈圣元,我在新东方上过课的老师(张旭、王毅峰、王昆嵩)都和文盲差不多,当然他们还小。说到底,陈圣元的全部知识也只是在于让人看不出他没有知识而已。
8.具备现代思想和鼓动能力,能引导学员为前途奋斗
新东方的学员是最合作,最容易被鼓动的,因为他们来上课的最大目的就是接受鼓动,这个没有问题。
9.年龄在40岁以下
28岁。
下面是我的简历或是自述:
罗永浩,男,1972年生于吉林省和龙县龙门公社。
在吉林省延吉市读初中时,因为生性狷介,很早就放弃了一些当时我讨厌的主课,比如代数、化学、英文,后来只好靠走关系才进了当地最好的一所高中,这也是我刚正不阿的三十来年里比较罕见的一个污点。
…………(省略N字)
给我个机会去面试或是试讲吧,我会是新东方最好的老师,最差的情况下也会是"之一"。
网友warfalcon :心目中的No.1 当然是达·芬奇的《致米兰大公书》:
1482年,31岁的达·芬奇离开故乡佛罗伦萨,来到米兰。他给当时米兰的最高统治者、米兰大公鲁多维柯斯弗查写了封求职信,希望谋得一个军事工程师的职位。——
尊敬的大公阁下:
来自佛罗伦萨的作战机械发明者达·芬奇,希望可以成为阁下的军事工程师,同时求见阁下,以便面陈机密:
一、我能建造坚固、轻便又耐用的桥梁,可用来野外行军。这种桥梁的装卸非常方便。我也能破坏敌军的桥梁。
二、我能制造出围攻城池的云梯和其他类似设备。
三、我能制造一种易于搬运的大炮,可用来投射小石块,犹如下冰雹一般,可以给敌军造成重大损失和混乱。
四、我能制造出装有大炮的铁甲车,可用来冲破敌军密集的队伍,为我军的进攻开辟道路。
五、我能设计出各种地道,无论是直的还是弯的,必要时还可以设计出在河流下面挖地道的方法。
六、倘若您要在海上作战,我能设计出多种适宜进攻的兵船,这些兵船的防护力很好,能够抵御敌军的炮火攻击。
此外,我还擅长建造其他民用设施,同时擅长绘画和雕塑。
如果有人认为上述任何一项我办不到的话,我愿在您的花园,或您指定的其他任何地点进行试验。
向阁下问安!
达·芬奇
米兰大公收到此信后不久,就召见了达·芬奇。在短暂的面试后,正式聘用达·芬奇为军事工程师,待遇十分优厚。
达·芬奇这封短短的求职信为何能够产生这样好的效果?分析起来,不难发现,主要是他的求职信有以下两个优点:
一、针对对方需要。
米兰大公当时的处境可谓强敌环伺,他要击败意大利的敌对城邦和消除来自北欧和西亚的威胁,就不能不大力发展军事制造业,因此急需这方面的人才。达·芬奇深切地了解他的需要,于是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求职信。
达·芬奇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在绘画、歌唱、医学、哲学和其他领域都拥有的才能,但在这封求职信中,他只详细描述了自己向达·芬奇学写求职信在军事工程方面的技能。通过这些细致的介绍,他生动而含蓄地告诉米兰大公:“我清楚您的处境,我会帮助您打赢战争!”而对自己的其他能力,达·芬奇则在信中一笔带过。
这封详略得当、针对性很强的求职信,无疑给米兰大公留下了深刻印象,信中所述的种种军事技能,对于他来说,也堪称雪中送炭,因此他毫不犹豫地给了达·芬奇面试的机会。
二、语气充满自信。
在求职信中,达·芬奇一连使用了六个“我能”,一项一项,有条不紊地列举自己军事工程方面的才能,语气坚定,而且他敢于在信中声称:“如果有人认为上述任何一项我办不到的话,我愿在您的花园,或您指定的其他任何地点进行试验。”这是何等的自信!这份自信当然来自于对自己实力的清醒认识,而且显然也感染了见多识广的大公,既激起了他的求贤若渴之意,也引发了他的好奇之心。大公很可能会这样想:此人既然敢口出豪言,想来有些真才实学,给他个面试机会又何妨?
资料来源:知乎
卓博人才网综合,转载请说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