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当一个屌丝开始努力奋斗,并能在无数次失败中总结反省,最终提升了能力,这时他已经不能算是屌丝了。他付出了比失败者更多的努力和思考,所以他才能最 成功,能最后逆袭。我认为每个人做成功一件事必定有原因,尤其是在人人都渴望去得到,去胜利的激烈斗争中,不可能无缘无故地那么幸运不小心成功了。
我的职业规划与选择准确来说,是从2013年的5-6月份开始的,自己也不是一个有非常明确目标的人,所以我的毕业选择经历了从出国读研,到考公务员再到直接找工作这么一个历程。
一、出国
那是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开启了我对毕业后道路的选择思考。当时我父亲的一个朋友把他的儿子送到美国读书去了,于是在一次与我父亲的聊天过程中,我父亲的朋 友建议我父亲把我也送到国外去读研。就是这么一个机会,我的父亲问起了我的意见,问我想不想出国读研,还是想在国内考研,或者是直接步入工作。当时我的第 一选择就是不想再接受国内的教育体系的学习了,所以我不想在国内读研,要读也要出国去读,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感觉那才是一个高大上的选择。于是我开始了 我的第一个选择:出国读研。一方面,我到网上查找资料,看选择去哪个国家,并且参加雅思、托福、GRE之 类的考试;另一方面,我也和父亲去找了留学中介进行咨询。最后,了解了出国费用、需要的成绩证明和整个申请时间表后。发现自己如果要着手申请国外研究生时 间已经很紧迫了,加上衡量了经济条件之后,父亲告诉我暂时不能负担我出国读研。当时我感觉很失望,也很失落。感觉像是一个在大海中迷茫航行了很久的船,在 惊喜地找到方向后,突然这个方向又失去了。
二、考公务员
虽然不能出国了,让我感到很失落,但是一个既定的事实摆在眼前,现在已经是2013年8月 份了,我马上就要大四了,马上就要面临着毕业了,那对于以后的选择这个问题固然是无法逃避的。既然不能出国了,又不想在国内读研究生了,于是现在只能选择 考公务员或者直接找工作了。准确来说我一开始并不是把考公务员和找工作独立开来的,我是一边复习公务员,一边准备自己的简历(因为这个时候各大公司的招聘 还未启动,一般都是在每年的9月 份开始)。而我自己也算是比较有想法和有行动的人,到购书中心买了两本厚厚的国考教材,到社区听考上公务员的师兄的分享会,留意华图、中公这些考公的培训 课程。就这样毅然走上了考公之路。一开始选择考公务员是觉得公务员在我们大家的心目中是比较好的铁饭碗,工作轻松稳定,受人尊重,说不定以后拍拍领导的马 屁,自己还能升官呢。但是随着后来关于公务员的负面评论渐渐在微博、网络中盛传开来,说一个大学生去考取公务员就是浪费自己的青春,每个月拿着不怎么高的 工资,天天无所事事,而且在政府单位,想升职还要有强大的关系后台(虽然这些评论不一定对),但是对我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又开始思考,我到底想要什 么?我想要的人们看起来来还不错的公务员职称吗?是,由于个人的自尊心,我希望自己以后能在别人眼里看起来是在做着一份还不错的职业。但是,这我想要的不 仅仅是这些,我更想要的是通过自己的能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去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巨大的回报;我想要的是去挑战工作中的每一困难从而提升自己。而 此时,我发现也许公务员并不是我想要的,它在我眼里就是一个相比于个人能力,更需要你的关系网。所以我决定放弃考公。事实证明,我这个选择是十分正确的, 因为我不是那种非常会考试的人,每次考试都考不过人,还想在这种犹如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试中脱颖而出,除非奇迹的出现,否则在考公道路上,我一定会 死无葬身之地。所以现在摆在我桌子上那两本国考教材基本上还是新的。
三、找工作
既然前面的路都无法走了,那我就只能选择最后这条路-找工作了。这时候已经是2013年9月 份了,这里还是要强调一下自己是那种比较有想法和有行动的人。既然打算找工作了,那就要准确简历和看别人的求职经验了。于是乎,参加鲍老师的讲座,关于如 何写简历,大家都嘻嘻哈哈的,我表面上也是,但是我内心其实是真正听进去了,简历该怎么做,要注意什么,我有认真的记下来,并且回来后对照自己的简历进行 修改;其实投简历求职和面试还是有很多技巧的,于是我又继续通过网上找到了求职论坛这些网站,里面关于各种求职的资讯和技巧真的是非常丰富。在求职那段期间,我几乎每天都要上去泡一泡。我还特地买了一本笔记本,把自己投过简历的公司,把自己感兴趣的公司资料,企业的文化,到后来自己面试失败的总结都一 一记录下来。
还是由于自己那种不甘人后,争强好胜的性格,所以我觉得找工作也不能随随便便,要找就找一些大公司、名企,目光开始瞄向:宝洁,玛氏,联合利华这些跨国大企业。在大概了解了他们的一些招聘流程之后,我又开始思考,对自己进行分析。既然大学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之前三年的大学经历已经构成了你简历制作的资源 了,此时已经无法再去改变(而我自己也庆幸在大学期间还是有参加过一些活动的,搞过创新实验、做过实习、担任过社团干部等等),剩下的就是如果简历通过 了,如果提高自己的面试成功率了。这时我发现,英语口语是一个我很需要加强的方面,因为向这些外企,他们对英语都是有要求的,并且一般都会采用英语面试。 于是我考了托业(一个证明自己工作英语能力的证明),我觉得自己还要加强听力,于是想起了大一时候英语老师给我们介绍的普特英语听力网站,上面有大量的听 力资源,奥巴马是我一个比较崇拜的人,我发现他每个星期都会在电台演讲,而普特英语听力网站上有那些资源,于是我每个星期都会去把它下载下来,然后一边听 一边写,逐个逐个单词写下来,然后再对照文本看自己哪里听错的进行修改,这个可能对很多人来说都很困难,对我也是。但是只要坚持下去,这个就会成为你一个 优秀的习惯,并迅速提升你的能力。这个习惯我一直坚持到现在,所以现在我所积攒下来的听力,已经听了整整厚厚的一本A4纸。 英语还有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口语,于是我到外面去寻找英语培训机构,希望提升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后来我发现它们价格太高,一般都是按几万几万地收费, 另外,他们无法满足我在短时间内提高口语应用到面试中。所以我找了另一个方法,就是选择了相对便宜以及方便的网上课程,每天晚上我就预约一些外国人老师, 与他们在QQ上进行一些视频聊天,期间我也会向他们请教一下英语简历和英语写作的问题。就这样我把英语也慢慢提高上来了。
四、找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经历
在前期工作都基本做好后,我开始了这场持久的求职之战。每天上网留意有什么宣讲会,有什么公司开始网申了。于是我每天就在重复着跑宣讲会,网申投简历的工作之中。在一开始,网申之前,我还会对公司的价值文化和岗位职责要求做详细的分析,然后再对自己的简历大动刀斧,然后在投递出去。后来我发现这样太慢了, 有时候最慢的话,我要花两三天才能完成一家公司的网申,不过由于不管修改,不断反思,我的简历做得越来越好,让我自己越来越满意,自己都觉得没什么地方需 要再做修改了。于是乎,为了节省时间,加快速度,我采用了一份简历(我觉得最好的中英文简历)网申所有公司的策略。在刚开始投了大概三十家公司后,我发现 基本上都是石沉大海了,因为自己毕竟不是什么大牛,而自己又瞄准那些跨国的大企业,所以一直都没有收到什么面试通知,感觉备受打击。所以后来,我发疯般地 投简历,只要不是专业限制或者真的是完全不喜欢的,我基本都投了,而且感觉还投上瘾了。我对自己许下承诺,要投递100家公司,并且我给自己定下目标,这个学期我一定要拿到offer,如果没有拿下,我就彻底地失败了。到最后我发现包括网申、现场招聘会、宣讲会投的简历,总共加起来有150多份左右。终于又过了差不多一个月,在2013年10月20日,我收到了第一个面试通知。当时特别激动,可是我被残酷的现实狠狠地羞辱了一番。我记得那个面试地点在番禺,一大早我起来穿好正装做好打扮,搭了50分钟的地铁来到番禺,来面试一家华辉超市的管理培训生,去到后让我惊呆了。
他们居然在一个广州简陋地搭起两个帐篷,排上几张桌子就在进行招聘,这也就算了,最让我气愤的是,去面试的基本都是那些阿姨过去面试售货员之类的,他们的HR也非常不专业,拿起我的简历,俩人就站在路边开始了面试过程。当时我感觉真的是被狠狠地羞辱了,我堂堂一个大学生,难道是过来和他们抢售货员岗位的吗?但是来都来了,而且这也是我的第一场面试,我还是虚假表达了自己多么渴望加入他们公司,其实心里在默念,尼玛,你求我,我都不来。然后,经过简单的10几分钟交流,这个面试结束了,她让我回去等消息。我的第一场面试就这样在倍感羞辱中度过了。后来,随着自己投的简历越来越多,收到的面试也越来越多,曾经最忙的时候,在连续一个星期内,每天至少有一场笔试或者是面试,最夸张的是飞去上海面试,面完之后马上去机场搭飞机回来,在飞机上就已经开始准备自己第二天 的面试。
就这样,越来越多的面试,一边积累经验,一边对自己的面试情况进行反思总结。面试由一开始的紧张变得越来从容。其中让我额外获得的收获就是在面试中,慢慢地去剖析自己的性格,反思自己,并且锻炼了自己如何在一次次的失败和被拒绝之后重新站起来继续上路。
我从一开始感觉被羞辱的华辉超市面试,到过五关斩六将,击败几千人的太古可口可乐,结果走到第五轮终面挂掉,再到第一次面试徐福记技术管理培训生失败,被邀请回去参加销售管理培训生拿到offer,再到今天拿到在众人看起来都超级牛逼的埃克森美孚的offer。 我觉得自己的求职之路基本上算是成功了。我不同意屌丝逆袭这句话,我认为真正的屌丝逆袭是那些不具有实力而被幸运女神选中的人,而这样的几率是极低极低的。当一个屌丝开始努力奋斗,并能在无数次失败中总结反省,最终提升了能力,这时他已经不能算是屌丝了。他付出了比失败者更多的努力和思考,所以他才能最 成功,能最后逆袭。我认为每个人做成功一件事必定有原因,尤其是在人人都渴望去得到,去胜利的激烈斗争中,不可能无缘无故地那么幸运不小心成功了。我觉得自己求职的一段经历非常充实,也让自己获得了很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