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蜜蜂闲职 > 职场资讯 > 高端访谈

从热片看管理:谁的团长谁的团

来源:网络 时间:2016-09-07 作者:智聪人才网 浏览量:

[河北搜才网]09年的抗日大片《我的团长我的团》自从被改编成电视剧拉上荧屏后,一度引起轰动。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抗战末期,一群溃败下来的国民党士兵聚集在西南小镇禅达的收容所里,他们被几年来国土渐次沦丧弄得毫无斗志,只想苟且偷生。而日本人此时已经逼近国界,打算切断中国与外界的联系。

收容所里聚集了各色人物:孟烦了、迷龙、不辣、郝兽医、阿译等等。他们混日子,他们不愿面对自己内心存有的梦,那就是再跟日本人打一仗,打败日本人。因为他们已经不抱有任何希望了。他们活得像人渣,活着跟死了也差不多。

师长虞啸卿出现了,他要重建川军团。但真正燃起这群人斗志的是嬉笑怒骂、不惜使用下三滥手段的龙文章。龙文章成了他们的团长,让这群人渣重燃斗志,变成勇于赴死之人。这些人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命运就是炮灰的命运,他们面对的是一场几乎必死无疑的战争。

从《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让我联想到了我国中小型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的中小型企业为数众多,其分布之广,数量之大,简直难以算计。因此,在管理决定成败的今天,探寻中小型企业的科学管理模式,从而让中小型企业安全、快捷地驶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便显得尤其有意义。

问题一、过于强调自己、忽视员工

剧中师长虞啸卿对手下的官架子(虽然他作为一个军人很称职),让他的手下对他毕恭毕敬,但关键时刻他的军队还不是溃不成军!他对龙文章更是R20;特殊R21;对待。相反的,龙文章和他的团就是一个家,一帮兄弟。他有一帮为他死心他地的弟兄们,这也是当虞啸卿让他任第一主力团团长时,他拒绝的原因。中小型企业中的这种现象尤为严重,很多问题也是连环性的,引起这种现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管理混乱造成的,当然,还有中小企业领到的各方面素质等因素有关。作为一个领导者,加强沟通,互相支持,发扬团队精神,重大事情集体讨论决定,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实这个问题已经是几个世纪的问题,这个问题再引申一点就是R12;R12;R20;官僚主义R21;,中国不乏有R20;进步青年R21;,有着改革和创新的勇气和魄力。但这是一个社会改革和进步的问题,需要相当长的时期。关于这个问题我就不想多说什么了,希望中国在这方面能多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

问题二、管理混乱

剧中的整个川军团,规模从一开始的十几个人到南天门是的一千人,又到最后的几百人几个人,从来没有个正规的制度,唯一显眼的体现制度的一次就是迷龙为女人差点被龙文章枪毙。就这唯一一次龙文章以儆效尤,但最后还是没有成功(虽然从人情上可以说得过去)。目前,中国中小型企业管理的混乱局面是普遍存在的,家族企业占有大多数,从一方面来说,对中小型企业来说,在企业里参杂家族成分或许有一定的好处,但如果稍有疏忽,就会滋生企业发展的负面阻力,比如这在刚刚建-确分工,往往一个员工要身兼多种职务,人治的成分贯穿其中,企业的管理全靠亲情关系的自觉性来维持,命令或指挥充斥企业管理全过程,通常有一个核心的领导人物来掌管着企业的上上下下,掌控着企业的发展命脉,一旦这个精神支柱倒塌,企业便面临多种危机,由于这种管理完全靠亲情来驾驭企业,因此,具有诸多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会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

问题三、墨守成规、缺乏创新

这部剧里非常精彩的一段描写就是在虞啸卿决定要进攻南山门时团长龙文章和师长虞啸卿进行的一场R20;纸上对决R21;,一方面是体现出敌人难以攻陷的防线,一方面也是旧思维和新思想的对决,龙文章和孟烦了都清楚,按照常规的打法,就等于送死。这场对决就是显现一下用常规打法而带来的巨大损失。也让虞啸卿真真正正的体会到了正统思想的根基受到了重重的一击,他不得不丢弃一直以来唯一的而又仿佛是错误的信念。最后,他想结束自己的生命R30;R30;

现代社会,就企业而言,是一个求生存而发展的社会,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这也意味着残酷的淘汰着大批在这个社会上无法生存的企业。对于中小型企业,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是一个通病。要在这样的社会中要生存和发展,就要勇于创新,及时改革,才能保证企业的发展壮大。那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就引到了下一个问题-企业的培训学习。

问题四、缺乏培训学习

剧中当美国人把先进的武器装备送到虞啸卿的手上,并对部分人员进行武器培训时,作为炮灰团团长副官的孟烦了,在虞啸卿大发慈悲问龙文章还有什么要求没的时候,急切的说出了炮灰团也需要培训。可以看出,培训对他们的重要性!

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有限,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不重视员工的培训。当今社会,学习力就是竞争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事"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企业认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员工培训。一个企业要想在现代社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培训员工很贵,但不做的话代价更贵。企业的最终目标是赢利。

问题五、人才流失严重

基于以上中小型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人才流失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大型企业中不常见,普遍存在于中小型企业中。不善的管理,不重视员工及其培训等问题的存在,是很难留住人才长期发展的。人员的快速流动,这是中小型企业发展不起来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很多中小型企业在没有发展成大型企业就中途走向倒闭的关键因素。

中小型企业要想真正地规范起来,从而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即管理模块与企业实际要配套、协调,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掌握两个工具:即学习和创新,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同时重视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向更快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具体如何来实现?

领导的模范作用

企业领导人,就是这个企业的决策者及这个企业各部门的领导者。一个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的工作好坏,都是和这些决策者和领导人分不开的。显而易见,这些人的所作所为是致关中要的,他们的行为将起到表率和示范作用。

作为这个企业的一员,特别是身为领导,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这个企业的领导团队,员工会看他们的言而言、行而行。俗语说:强将手下无弱兵,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将强兵才能强。一个"强"字寓意很深,能力要强、思想要过硬、要冲锋陷阵、什么工作都要带头,这个"将"要有号召力、要有凝聚力、要有完成任务的能力。领导要要身体力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利用各种方式传播自己的文化、运用核心价值观来指导和规范公司行为,大力倡导与执行企业的文化理念,给员工起到表率作用,才能让员工自动、自发地去执行企业的理念。如果领导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按程序办事,企业理念必将成为空谈。

员工做主体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可以使企业价值观得到全体员工的普遍认同,从而使员工的价值追求与企业的发展目标高度统一,挖掘员工的潜力,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1) 发挥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必须真正坚持以人为本,2) 发挥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针对行业的不同情况,充分调动员工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高低在企业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不论是何种企业都应当注重人才的培养,想方设法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企业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对员工的培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规范管理

企业必须有明晰的制度和规范来指导日常事务的运营。要规范的目的就是不随意化,朝令夕改给管理添乱,员工也不会心情舒畅地工作。所以企业建立起来的规范要包括决策制度、管理制度、日常工作流程等,一定要明晰各部门和中高层管理者的职责和权限,要让中高层管理者在公司赋予他的职责权限内按照各类规范做事。

人治的企业是一个人说了算的企业,或者说是以个人能力专制的企业。这样的企业成败完全取决于领导者一个人。法治企业是按一套规定制度运行的企业。这种企业也需要一个精明强干的企业家,而且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他的作用与权力是制度赋予的,而且要受制度的制约。法治并不是否认企业家的作用,而是强调提供一套纠错机制,靠制度来纠正个人的错误,使企业依靠制度而长久。

对比这两种企业可以看出法治对企业的重要性。一个人无论多伟大也不能不犯错误,人治企业无法消除个人错误引起的恶果,而法治企业有消除这种错误的机制。强调法治并不是否认天才企业家的作用,而是强调,个人要依靠制度起作用,并受制度制约。成功的企业家要主动把人治企业引向法治企业,甘愿接受制度制约,放弃个人的独裁。企业由人治走向法治是一个过程。在企业的起步阶段,人的作用更重要,一个成功的企业开始时更多靠的是能人,但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从人治走向法治。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是企业关键的转变,只有在完成这种转变之后,企业才能走上发展的正道。

分享到:
相关推荐
分类浏览